信息中心
惠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文件
惠职专字(2016)第15号
惠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关于
报送《惠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的报告
山东省教育厅: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质量年度报告制度的通知》(鲁教职字〔2015〕37号)的文件精神,依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鲁政发〔2012〕49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4〕19号文件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政策体系的意见》(鲁政发〔2015〕17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本年度建设情况,在充分调研分析和认真总结提炼的基础上,撰写了《惠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特此报告。
附件:
1.《惠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3、2016年度中等职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情况汇总表
4、内容真实性责任声明
惠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16年11月10日
附件1
惠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质量年度报告
(2016年)
惠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创办于1985年,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山东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项目建设学校,惠民县唯一国办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学校占地总面积182.96 亩,校舍建筑面积36436.10平方米,在校生2298人,专任教师121人,其中“双师型”教师5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6人。学校办学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管理机制健全高效,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专业建设面向市场,德育工作扎实有效,教师队伍稳定敬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2015年底中期评估时,省专家评价良好,主要评价是:1、专业建设卓有成效;2、办学水平稳步提高;3、办学条件得以改善。
一、学校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
1.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学校管理,加快专业布局调整。
县教育局严格控制职普比例,学校唱响“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这一主旋律,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学校管理、注重教师内涵提升和就业拉动,提升学校社会形象,招生规模稳步扩大,在校生2298人。
现开设有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学前教育、会计电算化、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中餐烹饪等专业。在目前开设专业的基础上,学校以县域产业发展为导向,在服务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产业方面,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使学校的专业结构与惠民县的产业结构吻合,增设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努力将学前教育专业建成山东省品牌专业。
专业 |
2013 |
2014 |
2015 |
2016春 |
合计 |
||
合 计 |
610 |
300 |
742 |
646 |
2298 |
||
机电技术应用 |
279 |
116 |
266 |
256 |
917 |
||
学前教育 |
84 |
74 |
205 |
186 |
549 |
||
计算机应用 |
164 |
75 |
187 |
86 |
512 |
||
会计电算化 |
36 |
15 |
22 |
55 |
128 |
||
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 |
24 |
12 |
34 |
48 |
118 |
||
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 |
23 |
8 |
28 |
15 |
74 |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充实实训设备、改善办学条件
至2016年8月底,省财政规范化专项资金1200万元,县政府配套资金510万元,拨付到位,学校又自筹部分资金,按照专业建设标准和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通过招标采购,完善学校实训设备建设,满足学生实训的需求,学校实训设备总值达到1815.10万元,生均7890元;切实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配套改善了信息化教学硬件环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新建三个微机房、网络搭建室、电子商务室、录播室,升级改造更新两个微机房。每个班级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本年度新增价值20万元的图书20000册,印刷图书总量达到8万余册,电子图书550GB;阅览室订阅的报刊种类也已达到130种,能够较好地满足我校广大师生的阅读需求。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学校执行《教师培养规划方案》,做到“专业教师下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实施“四大工程”提升教师素质。即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双师型工程和培训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为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特别是名师战略充分的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实施名师梯队建设,同时注重提高教师待遇,对教师实行人性化考核制度。并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节假日晚会、运动会等活动,借鉴高尔夫教学培训、班主任培训理念,使广大教师情感碰撞、智慧擦火、缔结友谊、消除隔阂、融合快乐,打造着一个又一个教学与管理的美丽与精彩。有70余人次接受国家和省级培训;落实“培训后汇报课”制度,做到了国培、省培的效益最大化。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
两名教师在省级公开课和优质课活动中获奖,四位老师在山东省信息化教学说课比赛中获奖,两名老师参加全国信息化教学说课比赛,一名老师获得全国英语微课说课一等奖,学校荣获滨州市信息化教学优秀组织奖。
4.更新思想观念,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健全学习制度,开展校长、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建立学校工作汇报评价制度及学校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学校管理者的改革创新意识、决策执行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向上、凝心聚力的领导班子队伍。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行业、企业、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治理的新机制。积极探索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管理体系,健全校长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管理制度,推动社会、学生、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参与和监督,建设精简高效的管理团队,充分发扬民主,发挥群体智慧,形成学校发展的强大合力。通过三年发展规划,增强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实施办学体制改革,构建多元办学体系。
二、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生发展
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大社会满意度
毕业学生质量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的一面镜子,学校特别注重人才培养、学生发展及就业质量,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注重抓好就业工作。一是抓好就业基地的建设,二是做好职业指导与创业指导工作,三是组织企业到学校召开招聘会,四是做好毕业生的就业跟踪服务。毕业生出路广阔,推荐安置就业,办学成效显著,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供不应求。学校与多家著名大中型企业联合办学,达成了用人协议。安置去向主要是天津、苏州、济南、青岛、烟台、潍坊、东营以及当
地重点企业龙马重科、力丰科技等。利用省外派劳务服务中心这一平台,已有多名毕业生实现境外就业。本年度安置毕业生530人,通过跟踪调查,各专业就业率保持在98.8%以上,专业对口率保持在80%以上,就业稳定率在90%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高,提升了学校社会形象,学生选择本校的愿望大幅度提高,使招生人数稳步增加。
2.注重学生发展、实现创业梦想
职业教育不是一种终结培训型的教育,其着眼点不只局限于一次性就业率,是一种强调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终身教育,以实现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应当多维度考察毕业生就业质量,从学校教育角度探讨提升优质就业率的途径,并引入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实现“学以致用”、“敬业乐业”,实现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我校每年毕业生中有较少部分升入高职院校,绝大多数是走先就业后创业的路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设了创业技能课,2015年邀请李宁等5位优秀毕业生回学校与学生分享创业感想。
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
1.工学结合
本年度通过对职业岗位需求的调研,积极探索“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按照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各专业教研室制定出本专业的建设方案,优化专业结构,突出建设三个专业。使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成为学校的核心专业和优势专业,做大做强计算机应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使其成为学校突出的特色和品牌标识。与企业开展“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的合作,拓展2个校外实习基地,安置学生校外实习610人。
2.创新创业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部署,推进我校创业教育发展,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实践能力,经常组织有创业意向或正在准备创业的创业个人或团队比赛。我校有六名教师获得CET认证创业教师资格证书,全校开设创业培训课,2015年我校承办了滨州市职业院校创业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
3.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工作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逐步开展起来,分别制定了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学前教育、会计电算化、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中餐烹饪等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技能实践课。全校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2015年有1个省级课题《县域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立项。
4.教材资源
学校使用的教材是国家规划教材,经过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时教师积极编写使用校本教材,学校信息化教学不断取得新突破,学校制定了《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并切实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配套改善了信息化教学硬件环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新建三个微机房、网络搭建室、电子商务室,升级改造两个微机房,每个班级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建立了学校网站,计算机总台数达365台,学生用计算机达1台/6人,教师用计算机达1台/人;有功能齐全的校园网,校园网出口带宽100MBPS;有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师生可登录学校网站共享教学资源。
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构建与实施
1.政府主导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把职业教育放在全县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了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促进了校企合作的开展。
2.合作办学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切实保障学生就业。我校先后与渤海活塞集团斯林格有限公司、龙马重科、青岛海信、齐鲁石化机械公司、方圆集团、蓝海集团等大型企业签订了定向培养协议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为重点培训基地,拓宽了学生的实训实习就业渠道。今后继续坚持“教产合作,校企一体”的新理念,进行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的改革,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与生产实际的有机结合。
3.协同育人
按照(鲁政发〔2012〕49号)文件的规定,学校制定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学校根据专业需求聘请专业对口、实践能力强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另聘请两名能工巧匠进校园作为指导老师。学校还安排专业技能课教师到企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挂职实践,学习企业文化和管理经验。实现企业专家与教师共同参与推进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等事项。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不断优化建设和运行方案,以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为学生专业实习(实训)提供保障。
五、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惠民县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几个重工业项目的开工投产,社会急需机电类专业和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以及黄蓝两
区建设对技能型生产一线人才的需求,我校调整专业设置,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成为省级示范专业,学前教育、会计电算化、中餐烹饪、服装制作等专业建设成为规范化专业,更加适应本区域经济的发展,逐年提高毕业生在当地就业率和就业稳定率,使学生逐渐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
各专业培养目标与区域产业发展基本匹配
专业名称 |
培养目标 |
区域产业匹配 |
机电技术应用 |
德才兼备、“宽口径、复合型”的一线急需的机械制造业、电气安装维修技能应用型人才 |
跟踪本领域技术发展的人才,县域经济发展所需大批制造业一线技术人才 |
计算机应用 |
从事计算机应用中级应用型人才 |
办公文秘、打字复印、电脑科技、照相馆 |
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 |
服装行业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
服装设计、加工、质检、营销 |
会计电算化 |
胜任与会计不同岗位群工作需要的技术应用型复合人才 |
适应县域经济的需求 |
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 |
培养为餐饮行业服务,具有强烈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胜任烹饪操作技艺及厨房管理的全方位服务型人才 |
区域内酒店宾馆、企事业食堂等餐饮业 |
学前教育 |
具备事业心、良好心理素质、专业素质的幼儿教师 |
县域幼儿教育 |
六、问题与展望
(一)存在的问题
1.专业师资匮乏,专业教学水平受到制约
尽管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加大了专业教师招聘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业师资匮乏的问题,但现在学校开设的专业中,尚需大批专业毕业的教师。按照国家规定职业学校师生比1:17的要求,专业教师缺口很大,已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
2.政策法规的学习有待加强
近几年来,国家、省政府出台了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和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一系列文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快了职业教育发展的进程。然而由于对政策的学习不足,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不到位。
3.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目前我们进行的校企合作,多数是学校定向为企业输送毕业生,企业承担毕业生实习,然后,企业根据需要选择毕业生就业。学校对校企合作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应有的认识。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动力,往往源于招工需要,这样建立起来的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形式上,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管理上缺少沟通互动,彼此平时往来较少,相互影响有限。
(二)工作展望
一是科学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经县委、县政府深入调研,科学论证,我县将按照省规范化中职学校标准要求,新建一所在校生规模7000人,占地920亩,建筑面积140000平方米,建设总投资3亿元的新校一处(新校区位于新城区), 9月份已动工建设。
二是扎实推进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建设工作的领导,认真总结项目建设经验,落实各项建设措施,查缺补漏,圆满完成创建任务。同时,加强对外交流,创设规范化学校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继续争取上级政府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加快学校建设工作,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此外,加强与兄弟县区交流学习,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为我县中职规范化学校建设提供更多宝贵的经验。
三是创新办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逐步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树立“教产合作,校企一体”的新理念,进行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的改革,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与生产实际的有机结合。
四是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针对缺少特别出色的“双师型”人才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加强“双师型”教师内涵建设。同时,加大改革教师评聘机制和考核标准,强化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
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聘用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运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教研教改积极性,不断提高课题、论文、教改档次,扩大影响。
五是提升学习内在实力。进一步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办学,在当前中职学校严峻的招生形势面前,赢得生源,达到省规范化学校办学规模的要求。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就业渠道,扩大专业办学规模和实验实训能力建设。
未来,任重道远。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满怀信心,众志成城,决心抢抓机遇,强化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迈着坚定的步伐奏响新一轮教育事业的最强音!
附件3
2016年度中等职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情况汇总表
填表单位(加盖公章):惠民县职业中等专业校
填表时间:2016年11月12日
序号 |
学校名称 |
学校类型 |
发布时间 |
发布网址 |
备注 |
1 |
惠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 山东省规范化中职学校 |
2008年3月 2014年6月 |
http://www.china.com.cn/guoqing/zwxx/2011-10/02/content_23540493.htm |
|
2 |
|
|
|
|
|
注:1.填表单位指市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2.学校类型指国家示范校、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山东省规范化中职学校或其他。
3.发布网址请填写具体链接。